作为新的基础设施类别之一信息技术如何赋能交通强国的发展产业
10月14日发布的《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拥有发达的快速网络,完善的干线网络和广泛的基础网络,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都市圈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
"交通运输是强国的基础和重要服务业."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客座教授,高级物流学家王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中国交通运输规模大,数量多,质效高,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治理优秀,国际影响力广,有利于中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同时,各种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综合效率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交通有效支撑了人们的财富和国力交通运输的战略性,引领性,基础性,服务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充分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支持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支撑我国重大战略实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14.6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倍我国高铁运营里程3.8万公里,比十一五末增长近5倍,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二今年1—8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1935亿元,同比增长3.2%,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完成公路投资1.6万亿元,同比增长6.0%,水运投资914亿元,同比增长18.4%
此外,今年1—8月,中欧间共开行列车10052列,比去年提前2个月超过1万列,运输标箱96.7万个,同比分别增长32%和40%,综合重箱率达97.9%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可归功于一带一路的首创精神,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加以及与外界连接的大型物流通道。
王勇表示,补齐当前交通强国建设中的物流短板,符合交通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推动物流业服务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广州数字金融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交通强国是物流发展的前提强大的交通可以使人和物打破地理界限,使人流动和物流流动,在积极的人流动和物流的基础上,加速中国生产力的提高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伴随着新交通方式的出现,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交通方式作为新的基础设施类别之一,信息技术如何赋能交通强国的发展
潘鹤林表示,一方面,伴随着经济贸易的繁荣,拥堵已成为交通强国的最大障碍,部分航线运力自然存在瓶颈此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和疏散交通,更合理地将车辆引导到其他路线因此,缓解拥堵是交通强国信息技术的重要共享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