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会是元宇宙的入场券吗?商业

来源:TechWeb   作者:李陈默   发布时间:2021-11-13 20:28   阅读量:12503   
元宇宙的风刮过,许久未有波澜的科技圈又热闹了起来。 从今年3月Roblox在美上市首次在招股书中提及元宇宙,到字节跳动90亿元收购头显设备制造商Pico,再到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全面布局元宇宙业务,市...
 

元宇宙的风刮过,许久未有波澜的科技圈又热闹了起来。

VR会是元宇宙的入场券吗?

从今年3月Roblox在美上市首次在招股书中提及元宇宙,到字节跳动90亿元收购头显设备制造商Pico,再到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全面布局元宇宙业务,市场对于元宇宙的热情被瞬间点燃。

作为时下最当红的概念,元宇宙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也引发了一场资本的狂欢在二级市场,元宇宙概念股应运而生,不停上演着涨停的戏码一众投资者带着对元宇宙背后投资机会的好奇,对这个产业进行着窥探

VR,这个曾经爆火后又遇冷的赛道,借助元宇宙的热度,再度回归大众视野焦点现实生活中的人如何与虚拟的元宇宙世界进行连接,VR或许就是那座桥梁

《黑客帝国》中人类与虚拟世界连接的脑机接口固然酷炫,从更为现实的角度出发,《头号玩家》中的VR设备,无论是现有技术的可行性,还是大众的接受度与普及度,亦或是从产品成本考虑,VR都是比脑机接口走得更前的那个。

只是,过往经验告诉我们,概念与风口往往容易转瞬即逝VR行业的又一次兴起,究竟只是一阵泡沫,还是爆发期来临

1 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VR,Virtual Reality,中文又称虚拟现实早在1935年,科幻小说家斯坦利middot,温鲍姆在其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便构想了一款实现虚拟现实的眼镜

在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VR更多是被科学家们当做研究的对象,而并非商用与消费的产品上世纪90年代短暂掀起的一股热潮,也因技术的不成熟,仅仅成为VR历史进程中的一段小插曲直至2012年,VR眼镜设备Oculus Rift横空出世,技术上的显著改善,让人们看到了VR商业化的可能与未来的想象空间

嗅到味道的科技巨头们,纷纷踏入这一领域,开始了这个世纪第一波VR热潮2014年,Google在美国公开发售了自己的第一款VR眼镜两个月后,Facebook便豪掷30亿美元收购了上文中提到的VR眼镜制造商Oculus

随后,手机制造商HTC发布了Vive头戴显示设备,微软推出了Hololens和Windows MR,老牌电子制造商兼游戏厂商索尼则发布了PSVR国内一些智能硬件厂商如小米,华为等也相继布局这个赛道

科技巨头们对VR的兴致勃勃,其所起的带动效应无疑是巨大的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破窗效应当有人将一幢房子的窗户打破,后续路过的人会接连朝未被修复的破窗户扔石子科技巨头们接二连三地投身VR赛道,充当着率先打破窗户石子的角色,后面跟着的是数以千计的VR创业公司

2016年,VR业内与媒体赋予这一年份一个新的名字,VR元年正是这一年,全球VR/AR投融资并购规模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2015年,全国VR/AR投融资并购规模仅为52亿元,到2016年,这一数字迅迅猛增至261亿元,是前者的5倍

从投融资并购数量来看,国内在2016年达到峰值,为95起因为海外投融资并购数量的持续增长,全球峰值的实现则被顺延至了下一年

没有人怀疑这是一条通向未来的赛道,但面对技术难关与商业化困境,即使是资本也不得不缴械投降。

2 这一次,爆发期真的来了。

沉寂许久的VR借助元宇宙概念重新站上风口,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资本先行,科技巨头们又跑步入场

2019年至2020年,VR行业似有回暖趋势无论是从投融资并购规模还是数量上来看,VR产业都在稳步增长2021年前9月,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已达207.09亿元,投融资事件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已超过以往历年全年的总额

去年底,在元宇宙尚未家喻户晓时,马化腾便提出全真互联网概念,并表示这是腾讯下一个必须要打赢的战役而字节跳动收购Pico,Facebook更名为Meta,爱奇艺发布VR一体机奇遇3,索尼宣布在2022年发布PSVR2, 互联网巨头们布局VR赛道动作频频,则让不少业内人士惊呼回到2016年

与上一次VR热潮不同的是,这一次互联网巨头们身上背负着更为深重的流量危机。

以更名换姓的Facebook为例,今年三季度,公司全球日活用户数达19.3亿,同比仅增长6%,较上年同期12.3%的增速严重放缓,平均月活用户数达29.1亿,同比增长6.2%,较上年同期11.8%同样严重下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互联网增长的脚步也已经明显放缓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去年12月增长 2175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 较2020年12月仅提升1.2%而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

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是这些互联网巨头们迫在眉睫需要去做的事情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出口

互联网流量危机有多深重,巨头们对于元宇宙的畅想就有多迫切,进而对于连接现实世界与元宇宙的介质VR硬件也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虽然上一轮VR热潮已经告诉大家,有时在技术面前,资本的催化有如春风化雨,高举高打,大力出奇迹未必可行,但在互联网流量危机下,这一份驱动力远比上一轮VR热潮要更强烈。

Facebook有勇气更名并all in元宇宙,也有它的底气所在,其在去年9月发布的Oculus Quest 2 成为了第一款VR现象级产品截止今年3月底,Quest2的销量已经超过了Oculus旗下其他头显销量的总和,而今年Oculus旗下所有头显销量突破历史性的1000万台

在扎克伯格眼中,1000万人使用并购买VR内容,是平台能否盈利并持续研发的分水岭,更关键的,这也是一个能形成真正用户生态的最低规模而在业内眼中,Oculus Quest 2同样具有引领意义,因为它的相对成功,让其他VR厂商有了发展锚点,并愿意加大投入,一起把这个产业做大做活

与此同时,底层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也在为VR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5年前,尚没有5G技术的支撑,网络延迟是影响VR体验的一大痛点,伴随着5G商用的普及,这一痛点正逐渐得到解决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元宇宙概念的爆发,更像是这次VR热潮的助燃剂而底层基础设施的搭建,技术上的更进一步以及现象级产品的出现才是VR重回市场焦点的更本质原因

1995年,全球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提出技术成熟度曲线,沿着这条曲线,企业评估新科技的可见度同时,它也被叫做炒作周期,指新技术,新概念在媒体上的曝光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从2016年VR泡沫破裂,到Facebook旗下Oculus Quest 2的成功存活,VR产业似乎仍然处在泡沫破裂的低谷期,此次重新收获巨大关注,能否从此迈入稳步爬升的恢复期,却依然有未知因素。

3 产业链上的机会

目前,Oculus占据全球VR头显约70%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也意味着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可以复制Oculus的VR产品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VR厂商Pico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分culus,但距离Oculus仍然有不小的距离

目前来看,游戏是最能够带动VR产品实现消费市场增长的内容品类遥想任天堂《集合啦!动物森友会》在去年3月的火爆,直接带动Switch实现单周销量实现160%的增长,便可见游戏内容对于相关硬件的带动作用

VR产业能否顺利迈入下一阶段仍未可知,如若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条产业链上又蕴含着哪些机会。

简单来看,基础设施,终端设备,内容应用作为构成整个VR生态的三大环节,在其中必然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市场空间。

基础设施方面,5G,6G技术,云计算,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为VR产业保驾护航上周,英伟达上演一夜暴涨12%,市值突破7000亿美元的神话,正是源于市场对它在元宇宙世界中提供必不可少的计算芯片

在内容应用领域,索尼等老牌国际游戏厂商则走得较前内容与应用互相成就的关系,早就在PS游戏终端+游戏内容的商业模式中得到验证,索尼对此也是驾轻就熟,开发出PSVR,紧随Facebook身后

字节跳动收购国内VR产品市占率第一的Pico也被外界视为是这一商业模式的典型案例。

还有微软,腾讯等超级巨头也在围绕元宇宙世界的不同领域早早就开始切入布局,动作巨大,所谋非浅。

当然,不能忘了的还有VR硬件终端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供应商们在苹果引领一代移动终端mdash,mdash,智能手机的时候,果链上各个零部件供应商们如毛细血管一般为苹果输送着养分,同时,也享受着苹果这颗大树带来的福荫

自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同比增速便较长一段时间趋近于零甚至为负如果VR硬件能够接棒成为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同理,上一代智能手机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可将此前在智能手机上的技术积累,复刻在VR的供应链上

这所有一切,必然都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无比巨大的增量。

4 尾声

人类社会进入2000年的科技新时代以来,PC端第一次把所有人类的科技结晶集合起来,并组成链接全球的万维网,由此人类的经济发展得以指数级爆发在其中,也诞生了诸如微软,因特尔等伟大公司

十年后的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把人类带进数字化时代,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由度进一步得以深度解放,由此也产生出了无数的市场规模惊人的新商业模式,计算机,电商,社交等领域纷纷涌出万亿市值超级巨无霸。1)元宇宙可以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互联网体验,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视觉到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如今又一个十年,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人类能否通过一台VR设备迈进更加数字化,虚拟化的新世界,以及创造出新的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伟大企业,值得期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1
联系我们